博冠体育 > 博冠体育新闻

新科技周期下的产业投资框架——科技革命投资范式方法论(一)博冠体育

  我们提出,受供需环客观规律影响,在“自主可控”与“先进制造出海”的双环体系驱动下,以“金字塔”结构的新科技周期为主体的梯度投资框架,旨在寻找政策与科技交互影响下的产业动态投资机会。在上半年经济弱复苏情况下,新科技周期中的“0-1”与“1-5”边际改善部分跑出超额收益。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以及外部预期改善,新科技周期有望在四个产业阶段均有不俗表现。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提出新政策周期驱动下,以新科技周期为主体的“金字塔-双环”梯度投资框架。投资框架以“金字塔”结构的新科技周期为主体,自上而下分别为“0-1”、“1-5”、“5-10”和“第二增长曲线”,具体来看:

  【“0-1”产业阶段】“主题概念投资”阶段。该阶段新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并以“低性价比”形式应用于样品生产,创新型模式出现并“限制性”应用于部分场景,新产品诞生且呈现“顶端渗透”的趋势。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虽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投资成败比较高。相关产业:AI+应用、AI芯片、数据要素、绿氢。

  【“1-5”产业阶段】“技术推广”阶段。在降本增效等因素驱动下,革命性技术以“高性价比”形式应用于产品生产,创新性模式扩散至多数应用场景,新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确定性较“0-1”阶段有所稳固,但投资成败比相对下行。相关产业:充电桩、复合集流体、TOPCon、光刻胶、POE胶膜。

  【“5-10”产业阶段】产业渗透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不确定性逐渐消散,投资胜率进一步增加,投资赔率进一步下降。相关产业:智能驾驶。

  【“第二增长曲线”产业阶段】该阶段博冠体育,非主导性产品由于新兴市场需求获得新的增量市场。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和赔率进一步消减,胜率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通信。

  新政策周期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双环结构,1)针对尚未攻克技术壁垒产业链的政策,通过强政策引导,辅以国家大基金为代表的相应产业基金进行资金支持,目标在于加速国产替代,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保障供应链安全,解决“卡脖子”的难题。2)针对我国具备比较优势产业链的政策,通过发挥相关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先进制造出海,深化出口多元化战略,抬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新政策周期“双环”和新科技周期“金字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前者对后者具有指导作用,而又受到后者的有力支撑;除此之外,新政策周期对于新科技周期各阶段的纵向关联也具有影响:1)相对下层的“5-10”等产业能够享受相对上层的“0-1”产业技术溢出带来的“红利”产业投资,从而“自上而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金字塔尖的“0-1”产业技术溢出受阻时,相对下层的“1-5”和“5-10”等产业短期或面临渗透率提升等难题,长期将倒逼产业“自下而上”学习进化,以期实现自主可控。需要指出,供需环既是库存与供给周期的结合,也是“无形之手”与“双环”新政策周期合力,更是宏观经济发展对于细分产业的影响,供需环的合理运用将会实现各阶段高质量发展。

  在上半年经济弱复苏情况下,新科技周期中的“0-1”与“1-5”边际改善部分跑出超额收益。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以及外部预期改善,新科技周期有望在四个产业阶段均有不俗表现。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提出新政策周期驱动下,以新科技周期为主体的“金字塔-双环”梯度投资框架。

  我们的投资框架以“金字塔”结构的新科技周期为主体。从金字塔尖到塔底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四个产业投资阶段,分别为“0-1”、“1-5”、“5-10”和“第二增长曲线”。拆分来看,塔尖到塔底各部分体积依次递增,具象地理解为:从“0-1”阶段到“第二增长曲线”阶段,各阶段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公司规模、市场流通性和产业发展的确定性是递增的。而与之相对应的,从塔尖到塔底,各阶段产业的发展壁垒和投资成败比是依次递减的。

  博冠体育

  ?“0-1”阶段:“0-1”阶段是通常所指的“主题概念投资”阶段,在此阶段新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并以“低性价比”形式应用于样品生产,创新型模式出现并“限制性”应用于部分场景,新产品诞生且呈现“顶端渗透”的趋势。处于“0-1”阶段的产业开始逐渐引起部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参与投资者逐渐增多,在这一阶段,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虽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投资成败比较高。

  ?“1-5”阶段:“1-5”阶段是通常所认为的“技术推广”阶段,在降本增效等因素驱动下,革命性技术以“高性价比”形式应用于产品生产,创新性模式扩散至多数应用场景,新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在这一阶段,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确定性较“0-1”阶段有所稳固,但投资成败比相对下行。

  ?“5-10”阶段:处于“5-10”阶段的产业,渗透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产业的不确定性逐渐消散,投资胜率进一步增加,投资赔率进一步下降。产业在主题投资阶段获得一定发展,市场渗透率有所提升后,其往往会遇到渗透率瓶颈,该瓶颈分隔了产业发展的“1-5”和“5-10”阶段,通常而言,突破瓶颈需要产业技术突破,相关需求增长或出现引爆市场的产品等,由此使产业总体进入“5-10”阶段的渗透率快速增长。“5-10”阶段中相关产业的优质标的会得到投资者的集中关注,可能涌现出一两个行业领军者,以及其他几家较强企业,通过关联效应带动产业链投资热情,以“一超多强”和“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整体快速发展。

  ?“第二增长曲线”阶段:“第二增长曲线”阶段的最大特点是成熟产品受到新需求驱动产生新的市场空间。进入该阶段的产业,其主要参与者角色定位较为明确,产业链已经成型,相关技术和产品也已基本成熟。与“5-10”等阶段相比,“第二增长”阶段的不确定性已有所消减,赔率较之降低,投资者判断产业发展方向和盈利能力的难度下降,胜率有所提高。该阶段中产业内的非主导性细分领域产品获得新的需求增量,产生新的市场空间,即“第二增长”的动力源于新兴市场需求。

  在产业自身发展动力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下,金字塔内不同阶段的产业是动态变化的,也是与市场风格呈强相关的。当一个产业处于投资阶段跃升的窗口期时,常为其“相对黄金”投资期。而塔尖至塔顶发展壁垒和投资成败比的递减,不仅意味着产业自上而下跃升窗口期投资价值是递减的,也意味着当为存量/缩量市场时,资金对产业的青睐程度排序为:“0-1”“1-5”“5-10”“第二增长曲线”,当为增量市场时,资金对产业的青睐程度排序为:“0-1”“1-5”“5-10”“第二增长曲线”。

  新政策周期则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双环结构:1)针对尚未攻克技术壁垒产业链的政策,通过强政策引导,辅以国家大基金为代表的相应产业基金进行资金支持,目标在于加速国产替代,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保障供应链安全,解决“卡脖子”的难题。2)针对我国具备比较优势产业链的政策,通过发挥相关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先进制造出海,深化出口多元化战略,抬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金字塔”结构的新科技周期和“双环”结构的新政策周期之间具有横向交互作用:

  ?在“0-1”阶段,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政策更为行之有效,具体可参考我国集成电路和AI大模型的自主可控;

  ?在“第二增长曲线”阶段,基于我国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不断强化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密集度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先进制造出海”体系更为有效,具体可参考光伏等优势产业出口。

  整体而言,新政策周期对新科技周期具有指导作用,而又受到后者的有力支撑;除此之外,新政策周期对于新科技周期各阶段的纵向关联也具有影响:

  ?当高技术壁垒的“0-1”产业向下进行技术渗透时,在金字塔中处于相对下层位置的“5-10”等产业阶段能够充分享受上层的技术溢出的“红利”,从而“自上而下”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为例子,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个具备自主制造大型干线客机能力的国家,大型客机制造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有望促进国内航空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催生产业集群效应。

  ?当金字塔尖的“0-1”产业技术溢出受阻时,相对下层的“1-5”和“5-10”等产业亦将面临难题,应用场景落地、渗透率提升都有可能进入瓶颈阶段。这将倒逼产业学习进化,从中低端产业或市场寻求突破,“自下而上”,以期实现自主可控。比如,我国在光模块领域的优势地位,有望实现算力瓶颈的突破。

  需要指出,供需环既是库存与供给周期的结合,也是“无形之手”与“双环”新政策周期合力,更是宏观经济发展对于细分产业的影响,供需环的合理运用将会实现各阶段高质量发展:

  以供给侧改革为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根据供需的客观规律表明,无效和低端的供给过多时,无法出清的低端供给势必会造成产业阶段中部分环节的膨胀,造成无效或过剩产能对有效资源的占用,进而难以满足有效需求。而“有效政府”对内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对外先进制造业出海双管齐下,推动国内产能出清和低端产业链转移,有效缓解国内供需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复盘今年上半年的A股市场,在上半年经济弱复苏的预期下,新科技周期中的“0-1”与边际改善部分跑出超额收益。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以及外部预期改善,新科技周期有望在四个产业阶段均有不俗表现。

  今年上半年的A股市场,在上半年经济弱复苏情况下,新科技周期中的“0-1”与边际改善部分跑出超额收益。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以及外部预期改善,新科技周期有望在四个产业阶段均有不俗表现。

  AI+应用是“0-1”阶段的代表产业之一。2022年底现象级应用ChatGPT横空出世,海外OpenAI、谷歌等巨头跟进发布GPT-4、PaLM 2,国内百度“文心一言”、阿里云“通义千问”、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华为“盘古3.0”纷纷发布,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如《AI+下半场:以大模型为入口向终端应用扩散——产业趋势研究系列报告(六)》所指出,本轮行情尚处于技术导入阶段,伴随ChatGPT Plugin插件的开放、英伟达创始人形容具身智能是AI的下一个浪潮、ChatGPT登陆iOS系统,大模型及其插件有望率先定义“AI+”时代入口,AI“软切硬”逻辑得到不断印证,大模型布局从云到端扩散趋势逐渐明朗:“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教育、办公、汽车、数字员工等行业的应用已初具成效;“通义千问”大模型正尝试接入工业机器人,在钉钉对话框输入一句人类语言,即可远程指挥机器人工作;Rubik大模型将服务于智能手机领域,以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AI+下半场有望演绎以大模型为入口向终端应用扩散的过程。正如通用大模型之于Windows移动系统,ChatGPT Plugin之于iOS App Store,大模型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以及万物互联网的核心入口,将为更多现实载体接入大模型提供契机,颠覆现代人类生活。目前,海外Open AI开源插件系统plugin,付费用户可以通过ChatGPT访问互联网并使用70多个第三方插件,可以使用的70多个插件功能涵盖了创建网页、视频编辑、数据分析等。各海外头部公司已经基于GPT发布Microsoft 365 Copilot、New Bing、Dynamic 365 Copilot、BloombergGPT、Teladoc Health、Expedia等应用软件,ChatGPT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印证期,实现了办公、教育、搜索引擎、金融、医疗、酒店差旅等各类场景的应用。而伴随C端优质场景落地,B端垂类数据积累优势凸显,AI+应用将百花齐放。预计大模型将作为触达人工智能的关键,人工智能行情将向AI+消费电子、AI+机器人等硬件领域与众多AI+应用领域演绎。

  国产大模型有望后来居上,开启新一轮“AI+”应用浪潮,实现“0-1”的跃升。国内大模型上游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毕,阿里的“通义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和腾讯的“HunYuan大模型”,为协调各类硬件、软件、数据等提供了强大基础平台。 而从下游AI+应用发展来看,细分领域的AI+应用往往先兴起与国外,但不久之后国内厂商便后来居上。现阶段国产大模型在教育、汽车、搜索和办公等垂类领域有所进展,在部分场景的应用能力走在了领域前列。网易有道发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开发的AI口语老师剧透视频;商汤基于“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推出“SenseAuto绝影”智能汽车平台,为车舱提供更智能和人性化的人车交互体验;昆仑万维于4月26日宣布旗下的Opera浏览器和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 AI团队达成合作,在浏览器内正式接入ChatGPT;金山办公正式推出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生成式AI应用“WPS AI”,提供文本生成、多轮对线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正刊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Accurat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with 3D neural networks》),《自然》审稿人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让人们重新审视气象预报模型的未来,模型的开放将推动该领域的发展”。预计伴随应用开发和场景拓展,国内大模型将以大模型为入口向AI+消费电子、AI+机器人等硬件领域与众多AI+应用领域演绎,实现“0-1”跃升。

  ChatGPT登陆iOS系统,大模型巨头着眼嵌入式AI布局。5月18日,OpenAI发布IOS版ChatGPT App,同时官宣安卓版APP正在开发中。根据苹果官网,该应用的年龄分级为“12岁以上”,应用下载是免费的,但会提供App内购买项目——目前仅有售价19.99美元的“ChatGPT Plus”。早在5月3日,高通首席执行官Cristiano Renno Amon便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提高芯片性能,在智能手机上运行更大的人工智能模型。5月10日,2023年谷歌I/O大会上,谷歌发布最新大型语言模型PaLM 2,并提供了Gecko、Otter、Bison和Unicorn四个版本,其中最轻量的Gecko模型可以在移动端直接部署,并保证可靠的运行速度,在离线时也能够在手机上稳定运行。

  AI边端利于AI在用户端的普及,有望反向提升云端AI推理能力,形成云-边-端人工智能训练-纠偏反馈机制。边端AI能够在数据产生的本地进行分析和推理,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做到实时的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和决策控制,具有降低数据传送成本、保证数据安全以及保证推理决策的实时性等优点,可有效解决AI接入端口最后一公里问题,利于AI在用户端的普及。而受益于边端AI的普及性,云端AI利用广大边端用户使用模型过程中所发现并反馈的文本理解、逻辑推理等错误,对基础模型进一步训练纠偏,提升模型推理能力,形成云-边-端人工智能训练-纠偏正反馈机制。

  2023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发布旗下首款MR头显装置,并宣告“空间计算”时代的到来。2023年6月6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3发布首款MR头显Vision Pro,售价3499美元,将于明年初在美国发售。苹果CEO库克表示,“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所谓“空间计算”并非创造一个回避现实的虚拟世界,而是将数字世界带到用户的真实世界之中。

  背靠苹果技术和生态优势,MR头显或将带动消费电子全产业链技术革新,催化消费和商业领域新生态爆发。该款MR头显被认为是苹果有史以来设计最复杂的产品:芯片方面,MR头显搭载M2+R1双芯片设计,根据财联社报道知情人士消息称SK海力士亦将为Vision Pro供应定制DRAM;光学显示方面,MR搭载OLED显示面板,并采用3P Pancake镜片方案;交互设备方面,MR配备12个传感器、5个摄像头和6个麦克风,可完全摒弃额外交互设备进行空间计算交互。伴随MR生产环节成熟、零部件降本和技术普及,有望加速消费电子全产业链技术升级。另外,MR搭载首款空间计算操作系统VisionOS。日前,苹果Vision Pro的开发者套件已经向开发者开放申请。背靠苹果在内容生态方面的优势,集合广大开发者的智慧,以MR为代表的头显设备有望在教育、医疗、金融等To B端和游戏、文旅、影视等To C端不断落地,拉动游戏人、游戏等消费领域和商业生态领域的爆发。

  ChatGPT有望加速新一轮AI算力储备。ChatGPT的强势离不开人工智能算法的升级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进一步发展,而算力又是这两种技术的底层发动机。随着神经网络的复杂化以及训练数据的进一步增加,处理器对于算力的需求也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全球AI算力需求从2012年到目前已增长超过30万倍。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615EFlops,其中超算算力规模为 14EFlops。换而言之,在每个用户每天收到1500字回答的情况下,以 2021年全球超算算力的规模,仅能支撑 Chatgpt 最多拥有 1 亿日均上线人数。因此,随着ChatGPT等一系列强人工智能应用的大规模应用,在全球内未来超算算力的提升空间将进一步变大。

  AI芯片是算力的硬件基石,2021-2025年我国AI芯片市场增速预计为42.9%,将快于全球市场增速。按照技术架构,AI芯片可分为GPU、FPGA、ASIC及类脑芯片;按照其在网络中的位置,AI芯片可分为云端AI芯片、边缘及终端AI芯片;按照其在实践中的目标,AI芯片可分为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随着人工智能下游需求的爆发,AI芯片迎来快速发展,据预测,2025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780亿元,较2022年增长近100%,2021-2025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CARG为42.9%,快于同期全球市场规模增速(32.1%)。

  英伟达和AMD先后发布全新AI芯片,以争夺“AI基建”高地。英伟达先后推出NVDIA A100和H100,二者AI推理和训练能力突出;根据MLCommons披露的两项MLPerf基准评测的最新数据,英伟达H100芯片组在人工智能算力表现的测试中刷新所有组别记录,也是唯一能够跑完所有测试的硬件平台。AMD在其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技术首映会上,推出AI处理器MI300系列,其中MI300A性能优越,已被设计用于超级计算机,且将于2023年底搭载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而专为大语言模型优化的MI300X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向部分客户发货。

  AI计算内存功耗问题突出,推动HBM需求高企。5月31日,TrendForce表示,预估2023年HBM需求量将同比增长58%,2024年有望再增长约30%。HBM急单出现,价格逆周期上涨。同时,虽然全球三大存储芯片制造商正将更多产能转向HBM,但受限于调整时间,HBM产量难以迅速增加,供给面临紧张。

  《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作为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文件奠定了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革命性关键要素的地位。文件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一同列为要素之一,并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数据二十条”作为第一份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文件,为探索数据要素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起到指导作用。2022年12月19日,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使用、分配、治理、安全等领域提出了原则性或方向性的要求,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初步搭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明确了各类市场参与者的功能定位,为探索数据要素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起到指导作用。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数据作为资产入表,为数据要素市场化奠定基础。2022年12月9日,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对于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内部使用确认为无形资产,外部交易确认为存货,意味着数据作为企业资产入表,有望推动数据要素采集、清洗、标注、确权、定价、交易等市场化建设。

  基于顶层文件,部门和地方层面政策频出。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AI训练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标注等要求,强调推动高质量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北京市发布《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供需高效匹配的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打造数据要素配置枢纽高地。

  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1月3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数交所在制度体系、系统支持、交易服务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于2023年1月3日转入正式运营。2022年全年,上海数交所数据产品累计挂牌数超过8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预计2023年场内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数据确权是数据交易的前提,也是实现数据要素报酬合理分配的关键。当前阶段,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和流通制度并规范相应的交易制度。“电子元件化”和人民网的“三证”发布率先迈出了数据确权实践的第一步,前者通过“三三制”数据确权法破解了合规确权和受益分配难题,且有效解决了数据开放流通和隐私安全;后者针对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据资源持有权证书”“数据加工使用权证书”“数据产品经营权证书”三证,并正式向全国发布,试图解决数据要素市场数据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不明晰的问题。

  数据库是数据安全行业的地基,数据库建设自主可控刻不容缓,在局部细分领域初具国产替代能力。数据库是数据要素和软件应用的集合体,作为多数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向下发挥硬件算力,向上使能上层应用,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基座和软件信息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1年国外厂商虽仍占据中国数据库市场49%的份额,而在部分细分市场,国内数据库已经初具国产替代能力,根据IDC报告,关系型数据库公有云模式软件市场中,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前五席中海外厂商仅占两席。

  环保性经济性双优,绿氢有望替代灰氢成为供应主体。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授权法案不再被认证为灰氢为可再生燃料。而绿氢能更好满足脱碳需求。而据估算,电价每降低0.01元/kWh,氢气平准化成本的降幅为0.057元/Nm³。经估算,当电价低于0.2元/kWh时,绿氢的经济性和碳排放量可媲美灰氢。成本优化推动绿氢代替灰氢进程,到2030年碱性电解水、PEM电解水的成本降幅潜力分别为20%、40%。据预测2050年绿氢占我国氢源比例将达到70%。

  电解槽占设备投入成本50%以上,国产电解槽占据成本优势,发展空间广阔。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设备体系的核心,占设备投入总成本的50%以上。彭博新能源财经表示欧美电解设备的系统成本约为1200美元/千瓦,而中国仅需300美元/千瓦,成本低75%。受益于绿氢市场的高速发展,全球电解槽需求量迅速提升,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2年全球电解槽出货量达到1GW,其中中国占比80%。预计2030年全球电解槽产能将达到61.3GW,中国产能将达到22.6GW。受益于绿氢市场发展,国产电解槽有望借助出口和政策驱动双重机会,发挥成本优势进行市场渗透,扩大其在全球电解槽设备市场份额,2023年以来瑞麟科技、国富氢能已经分别在埃及和巴西布局氢能项目。

  年初来政策密集出台,加速充电桩渗透率提升。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5月5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知道意见》,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车桩比较国家“一车一桩”目标仍有差距。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为521万台,车桩比为2.51。相比于新能源车总量,我国充电桩数量明显不足,近年来充电基础设施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和地方已积极出台一系列产业鼓励政策,切实推动充电桩的高效建设和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首次提出“一车一桩”目标,在国家“一车一桩”目标指导下,国内充电桩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3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有望达到811万台,2025年有望达到1660万台,2022-2025年期间的CAGR有望达到47.15%。

  博冠体育

  海外充电桩基础建设不足,车桩比远远落后于国内水平。截至2021年底,美国仅有公共充电桩11.4万台,车桩比为17.72:1,欧洲仅有公共充电桩33.2万台,车桩比为16.43:1。无论是与中国的车桩比水平还是与欧美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速相比,欧美充电桩基础建设都严重不足,预计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叠加政策持续加码,海外充电桩建设有望加速,美国市场方面,2025年,美国充电桩保有量有望达到78.6万台,期间CAGR有望达到62.04%,欧洲充电桩保有量有望达到134.6万台,期间CAGR有望达到41.90%。

  政策补贴力度加大,欧美充电桩建设进入加速期。在欧洲市场,自2019年起,英国政府宣布将投资3亿英镑用于环保交通方式,法国于2020年宣布将利用1亿欧元投资建设充电桩;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名为“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要求各成员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主要道路每隔60公里就有1座电动汽车充电站;2022年来,欧洲各国家更是纷纷出台具体政策,包括对商用充电桩、家庭充电桩的建设补贴,补贴力度约可覆盖充电桩的建设和安装费用,积极促进消费者购买充电桩。在美国市场,2021年11月,参议院正式通过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该法案计划投入75亿美元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2022年9月14日,拜登在底特律车展宣布批准第一批9亿美元基础设施方案资金,用于在35个州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且自2022年8月起,美国各州纷纷加速对住宅和商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给予建设补贴,加快落实充电桩的建设。家用交流桩单站补贴金额集中在200-500美元;公用交流桩补贴更高,集中在3000-6000美元,补贴金额可覆盖40%-50%购桩充电,大力促进消费者购买充电桩。政策刺激下,预计未来几年,欧美地区充电桩将迎来加速建设期。

  复合集流体规模效应显著。复合铜箔中由于减少了铜的使用,经招商电新团队测算,相较于传统6μm铜箔,原材料成本可降低40%以上,若考虑以后基膜可用国产基膜替代,成本降幅可能达到50%。不过由于复合铜箔制备工艺更复杂,设备投入、制造费用更高且在产业化初期生产良率较低,当前复合铜箔综合成本高于传统铜箔,但若考虑大规模量产化后良率、效率的提升,理想状态下,复合铜箔成本有望比传统铜箔降低20-30%,技术成熟后可能形成大规模替代。而对于铝箔而言,铝金属成本低,占比较小,复合铝箔成本会高于传统铝箔。复合铝箔对传统铝箔的替代更多考虑的会是性能方面的优化,如铝箔毛刺问题,提升能量密度等。

  多家公司签订首张订单,复合集流体进入大规模量产前夕。6月20日,双星新材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2月完成首条PET复合铜箔设备安装,随之产品送样下游客户,经客户反复测试验证,并于近日获得客户的首张产品订单。6月29日,万顺新材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万顺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超薄铜膜项目自开展以来,已多次送样下游客户,复合铜箔产品经客户测试验证,于近日获得了客户首张复合铜箔产品订单。这两笔订单标志着复合集流体正式走出实验室,进入量产化阶段,今年有望实现向“5-10”阶段的跃升。

  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更高。N型TOPCon电池在PERC的基础上更换为N型衬底,少子寿命更长,增加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层,降低载流子复合,同时配合SMBB等减少正面遮挡,实现效率的显著提升。从理论转化率看,TOPCon电池转化率理论极限值在28%左右(背面钝化27.1%、双面28.7%),显著高于PERC型电池的24%左右。从产业实际转化率看,TOPCon电池转化率更高,且提升速度更快。以CPIA口径统计,2018年来TOPCon电池效率提升3个百分点,同期PERC提效幅度为1.4个百分点,PERC电池在周期中后段接近理论极限,提效进程明显不及TOPCon。目前TOPCon量产效率与理论极限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提效路径也更为明确。

  TOPCon电池全周期发电量更高。N型TOPCon电池双面率可以达到85%,较PERC 70%左右的双面率明显提高,折算至综合效率端大致形成1pct左右的效率优势。同时由于N型衬底少子寿命更长,受杂质影响小,同时基本上消除了硼氧复合造成的LID,TOPCon组件首年衰减优化至1%,年衰减幅度较P型明显减少,且弱光表现更好,温度系数更优,提升全生命周期发电量。

  TOPCon电池仍在不断优化。从效率端看,据招商电新组统计,2022年初量产TOPCon效率电池端在24.5%上下,考虑封损后组件效率22%左右,至当前领先量产TOPCon电池端效率达到25.5%,组件端效率23%上下。温度系数由0.3优化至0.2x上下。从成本端看,几个主要的成本增量,银浆耗量、设备投资、硅片厚度都在优化:1)银浆耗量由130mg降至100mg上下;2)设备投资由单GW2亿下降0.4-0.5亿;3)硅片厚度由150μm降至当前约130μm。

  TOPCon电池需求即将爆发。2021年PERC市占率约91%,2022年降至88%,而N型份额由2021年3%提升至9%,N型电池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根据招商电新组估计,2022/2023/2024年N型组件出货渗透率为20%/40-45%/60-70%,N型组件将呈现确定性增长趋势。随着成本端的逐步下行,性能更加优异的TOPCon电池溢价不断爬升,N型组件全球接受度大跃迁,TOPCon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的主流技术路线)光刻胶

  3月4日,全国两会正式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表示,将提出关于在半导体领域加速国产化替代步伐,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建议。在国产光刻胶这条赛道上,徐州博康已实现“单体——树脂、光酸——光刻胶”产业链全覆盖。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徐州博康完成中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材料产品的国际化销售,逐步建立起了全面自主可控的光刻胶供应链。3月7日,容大感光在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公司的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实现了批量销售,部分产品已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的销售将会是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的驱动点,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将迎来新发展阶段。

  按照下游应用,光刻胶分为半导体光刻胶、面板光刻胶、PCB光刻胶,其中关乎纳米级元器件良率的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随IC集成度提高、线宽缩小及半导体产品多样性持续提升,半导体工艺的升级对光刻胶分辨提出更高的要求,光刻胶波长相应由紫外宽谱向g线、i线、KrF、ArF、EUV方向逐步转移。在高端光刻胶领域,东京应化、信越化学、住友化学、JSR等日本厂商具有较强先发优势,CR6占据份额超过90%,市场集中度高。

  我国光刻胶国产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上游树脂单体、光明引发剂等原材料高度依赖海外进口、测试验证设备光刻机资源紧张等。从具体各品类国产替代情况看,目前我国g 线、i线胶国产化率最高,已突破10%;而高端领域的KrF胶、ArF胶分别初步实现量产和完成自主技术突破,且已量产的KrF胶料号覆盖种类依然较为单一。随着我国光刻胶工艺研发逐步推进,打通底层原材料供应渠道和如期完成ArF下游验证导入的本土光刻胶厂商有望率先享受国产替代红利。

  一方面,由于N型电池/组件效率、寿命等较PERC 有大幅提升,材料工艺选择也有差异,尤其薄硅片、低银耗等造成N型电池对于表面应力、酸碱度更加敏感,对胶膜要求更高,相比传统EVA胶膜,POE胶膜更为适合。随着以Topcon为代表的N型电池的放量,下游POE胶膜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根据CPIA统计,双面组件渗透率不断提升,从2017年的2.0%提升至2022年的42%左右,未来还将继续增加。单面组件主要使用EVA胶膜,而双面组件使用共挤型聚烯烃复合膜EPE(EVA-POE-EVA),双面组件出货量提升亦将带动POE胶膜需求。

  POE胶膜进入壁垒相对较小,胶膜生产企业向上游企业购买POE粒子后,进行造粒、搅拌混和、挤出、切边收卷等几个过程,绝大多数步骤是物理过程,资产较轻,属于配方型工艺。而POE粒子有茂金属与α-烯烃两大壁垒制约,准入门槛极高。我国目前没有POE粒子生产能力,进口依赖程度高。从我国进口数据来看,我国POE胶膜进口量与金额不断增长,5年内进口金额增长超200%。从我国POE进口来源企业来看,基本被美、日、韩三国公司所包揽。

  α-烯烃与茂金属催化剂是阻碍POE胶膜国产化的两大壁垒,目前我国均有较大进展。中国石化、鼎际得在茂金属催化剂领域有所突破,卫星化学1000吨α-烯烃已于今年4月中试成功开车。在核心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多家厂商已布局POE粒子产线年内集中放量。受益于国产替代带来的量增价减,POE胶膜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智能汽车是“5-10”阶段的代表产业之一,电动车30%的渗透率是智能汽车的基础。

  我们认为2019-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的“1-5”阶段,即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上半场,而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则是电动车的智能化提升,即“5-10”阶段。2023年以来,电动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根据4月上海车展的情况,腾势N7,仰望U8,深蓝S7,银河L7等车型纷纷亮相,差异化明显,梯度分明的新车型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刺激了智能汽车市场,根据各家车企数据,海鸥预售24小时订单,N7盲订7天累计订单均超过一万台,从交付时间上来看,新车上市交付主要是在今年5-10月,与汽车销售的传统强季重合,智能化新车带来的新增量有望助力行业进一步释放潜能。

  汽车智能化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服务三大部分。在信息技术变革大背景下,汽车产业迎来智能化风口。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基石,是智能汽车的核心功能,实现智能驾驶需要对汽车的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分析、判断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执行,以实现拟人化的动作执行,而其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又是智能驾驶的核心载体。智能座舱实现智能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素,通过图像、语音、触控、手势等交互方式提高驾驶操控体验和乘车娱乐性,是人车交互的入口,众多厂商纷纷涌入这个炙手可热的赛道,多种新技术的融合赋能,让智能座舱打开更具想象力的空间,成为竞争关键。智能服务将汽车与人及其社会生活相连接,是汽车智能化的延伸和扩大,包括后市场服务、出行服务、社交及生活服务等,其落地商业化已成现实。

  6月15日,梅赛德斯-奔驰和微软共同宣布,两家公司正在合作扩大人工智能的使用;微软称,这是ChatGPT在汽车上的首次应用。6月17日,理想召开发布会,会上发布智能座舱3M多模态交互体系+MindGPT认知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的接入,提升了车辆对道路及道路物体的感知力和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的决策力,改善了车辆本体和驾驶员及乘客之间互动的方式单一性和模式机械性,增加了汽车的“灵性”,为汽车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ADAS系统既是车企切入无人驾驶的渐进式道路,也是现阶段无人驾驶成果的商业化产品。根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中短期内驾驶舱应用市场规模在国内汽车软件市场中占比约为40%,比例最大;其次是ADAS/自动驾驶软件,占比20%,OS操作系统占比19%,中间件占比17%。预计到2025年,ADAS/自动驾驶软件占比将大幅超过驾驶舱软件,达到59%,ADAS/AD软件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到2030年,ADAS/AD软件市场大小将从2020年的35亿元增长到约1400亿元,CAGR达40+%。智能座舱软件市场将从2020年的77亿元增长到约308亿元,CAGR达15%。

  随着量产规模效应开始显现、部分产品加速国产化、技术成熟度逐渐提升,辅助驾驶成本也逐渐降低,叠加用户智能化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ADAS 功能正逐渐从豪华车向中低端车型发展,渗透率快速提升。据高工数据显示,2020~2022年 1~9 月 L2级辅助驾驶前装标配搭载车型均价分别为 27.2、25.6、25.0万元,且 2022 年 1~9 月 2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近 70%。根据车云网统计,2022年全年智能汽车的销量467万辆,较2021年增长64.75%,而全年的渗透率达到22.58%。随着辅助驾驶功能逐步向主流消费区间渗透,智能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是智能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智能新能源车的销量高达34万辆,占到所有新能源汽车的47.89%。可以说,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座舱电子域包括HUD、仪表和Infotainment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HUD 是座舱显示部分的核心产品,主要作用是将时速、导航等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在驾乘中无需低头即可获得行驶中的关键信息,从而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HUD 从 C-HUD 向 W-HUD 再向 AR-HUD 发展,目前以 W-HUD 为主,AR-HUD 逐渐兴起。与W-HUD相比,AR-HUD显示信息更丰富,安全性更高,还可以结合自动驾驶ADAS,直观地呈现车距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等信息。虽然,目前市场主流仍是W-HUD,AR-HUD的搭载率较低,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AR-HUD将逐渐兴起,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博冠体育

  从2017年到2022年,HUD装配率一直呈现稳步上市趋势,2017年装配率仅为3.64%,到2022年第四季度,已到达11.43%。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 年 1-9 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 W/AR HUD 97.9 万辆,同比增长 32.5%。同时,HUD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17年的1.12%增加至2022年末的8.19%,并且逐渐向低价格带区间渗透。从市场份额情况来看,早期 HUD 主要由精机、大陆、电装等海外供应商供应,主要搭载在外资品牌豪华车型上。2020年开始,大量自主、合资品牌中高端车型开始装配 HUD,国内供应商市场占比也迅速提升,国产替代可期。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通信全面赋能经济社会;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率先计划在全球将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频段划分用于IMT (国际移动通信,含5G/6G)系统,为通信技术发展扫清潜在资源瓶颈。暖风频吹下,通信板块产业市场扩容明显,场景应用加速落地。华为孟晚舟在2023MWC上海大会上指出,5G正在跨越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预计2030年全球将实现50亿5G联接,全球移动产业对GDP贡献达到6万亿美元。通信板块行业龙头基于5G为核心的数字基座,在工业、金融、冶金钢铁、交通产业投资、矿山、数字城市和文旅等15个行业探索了上百个创新应用,服务于“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

  伴随上半场大模型不断涌现,下一阶段大模型作为触达人工智能的关键,以大模型为入口将发散出AI+消费电子、AI+机器人等软硬件融合和AI+应用场景两个发展方向,加剧算力的稀缺性。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及二季度业绩指引超预期,并披露将大幅增加数据中心芯片供应量,有望拉动A100需求。根据招商通信团队测算,假设1片A100对应3支光模块需求,又假设2023年出货30万片H100+90万片A100,总共将带来315万支200G+30万支400G+78.75万支800G需求。假设2024年出货150万片H100+150万片A100,总共将带来75万支200G+75万支400G+675万支800G需求。以2023年1美元/GB均价,2024年0.85美元/GB均价简单计算,AI预计为光模块带来13.8/49.7亿美金的AI增量市场空间。

  中国光模块厂商占据市场优势地位,AI算力需求将实现国产光模块“二次增长”。

  根据LightCounting统计的头部光学元件供应商的总销售额2010年全球市场份额约28亿,增长至2021年达到87亿美元,国产厂商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2021年,全球前十大光模块厂商中,中国厂商个数升至5位,其中中际旭创和II-VI并列第一,华为位列第二。而伴随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算力供需缺口扩大,我国光模块厂商将首先受益于这一增量空间“红利”。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提出新政策周期驱动下,以新科技周期为主体的“金字塔-双环”梯度投资框架。投资框架以“金字塔”结构的新科技周期为主体,自上而下分别为“0-1”、“1-5”、“5-10”和“第二增长曲线”,具体来看:

  ?【“1-5”产业阶段】“技术推广”阶段。在降本增效等因素驱动下,革命性技术以“高性价比”形式应用于产品生产,创新性模式扩散至多数应用场景,新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确定性较“0-1”阶段有所稳固,但投资成败比相对下行。相关产业:

  ?【“5-10”产业阶段】产业渗透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不确定性逐渐消散,投资胜率进一步增加,投资赔率进一步下降。相关产业:

  ?【“第二增长曲线”产业阶段】该阶段,非主导性产品由于新兴市场需求获得新的增量市场。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和赔率进一步消减,胜率进一步提高。

  相关产业:通信。新政策周期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双环结构,1)针对尚未攻克技术壁垒产业链的政策,通过强政策引导,辅以国家大基金为代表的相应产业基金进行资金支持,目标在于加速国产替代,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保障供应链安全,解决“卡脖子”的难题。2)针对我国具备比较优势产业链的政策,通过发挥相关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先进制造出海,深化出口多元化战略,抬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博冠体育

  新政策周期“双环”和新科技周期“金字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前者对后者具有指导作用,而又受到后者的有力支撑;除此之外,新政策周期对于新科技周期各阶段的纵向关联也具有影响:1)相对下层的“5-10”等产业能够享受相对上层的“0-1”产业技术溢出带来的“红利”,从而“自上而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金字塔尖的“0-1”产业技术溢出受阻时,相对下层的“1-5”和“5-10”等产业短期或面临渗透率提升等难题,长期将倒逼产业“自下而上”学习进化,以期实现自主可控。需要指出,供需环既是库存与供给周期的结合,也是“无形之手”与“双环”新政策周期合力,更是宏观经济发展对于细分产业的影响,供需环的合理运用将会实现各阶段高质量发展。

  在上半年经济弱复苏情况下,新科技周期中的“0-1”与“1-5”边际改善部分跑出超额收益。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以及外部预期改善,新科技周期有望持续跑出超额收益。0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关注博冠体育